8月13日,民进北京大学委员会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召开“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现状与政策建议”座谈会,参会的主体是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火种计划”的来自边远地区的59位女教师学员,她们与北大民进会员代表,民进中央、北京市委妇女儿童委员会委员一起就边远地区学校教育的需求与政策建议展开座谈。
民进北京大学委员会主委佟新教授欢迎大家的到来。她表示: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的发起人和首位捐助者冰心先生曾经担任民进中央名誉主席,她的先生吴文藻是社会学界的著名学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民进委员会也长期致力于妇女儿童的全面发展。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让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反贫困的重要环节,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我国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需求,反映当地教育的真实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来自内蒙、湖南、四川、云南等地的学员代表先后就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师资力量、特殊教育现状、“控辍保学”工作、保障流动和留守儿童权益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学员们反映,近年来,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全面实施教育扶贫政策,努力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师资来源不足、进修学习机会少、因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导致部分优秀教师流失等问题。同时,要持续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有些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率达80%,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更多的关心。学员们建议:第一,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第二,增加师资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综合素养;第三,要因人因地施教,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生缀学的主要原因是学不进去,更想出去打工;第四,针对特殊教育要有专项经费发放,组织人员编写特殊教育课程指导教材。总之,贫困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之间的合力等等。
活动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的“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展。
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副校长陈虎表示,感谢民进北京大学委员会给学员们提供了实地参观北大的机会,切身感受到了最高学府的风范。此次座谈会大家充分表达了心声,反映了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希望学员的发言能通过合理渠道,为政策需求建议提供第一手资料。